• 1
  • 2
  • 3
  • 4

首页 / 教程

科举考试中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什么意思

2023-09-24 00:07:00

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考中后称“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参加乡试,合格者员叫举人。会试地点京城,考中后称“贡士”。

说实在的,我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了解得不多。

虽然我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官员大多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也知道科举考试可以根据考生的成绩授予秀才、举人、状元等学位,但是对于其中的细节却知之甚少。

还好前些日子的嘉定孔庙之行,为我补上了这一课。

孔庙周围充满了文化气息

中国的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定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举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

科举制度沿革

西汉初期,实行先考察后任用的察举制度,汉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主持的考试性质察举就是科举考试的萌芽。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曹魏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的权利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设立的考试科目“进士科”则宣告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并逐渐使之制度化。

宋代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中举后的待遇,采取了锁院、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元朝重武功轻文治,曾停止科举三十余年,直至皇庆二年(1313年)才恢复科举。

不过元代的科举考试是将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开的。公布成绩的时候,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也是各为一榜,两榜所授官衔和奖励相同。

明代仅设进士一科取士,八股文为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科举地位较之以前更为提高。

清代科举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但更为繁密周详,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露。

清末道光(1821-1850)之后,科举制度明显衰败,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迫于大势所趋,正式宣告科举制度结束。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历程中,曾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则多得不计其数。

展馆内部

这些人都是通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因为古代科举制度有着完整的考试体系,要通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最终才能决定一个人的仕途。

其中,童试、院试是乡县一级的考试,分别相当于现今的小升初和初中升高中考试,用于对读书人学习成果的初步评估,是读书人的晋升之始;

乡试,并不如字面所述是乡一级的考试,而是省级的考试,用于确定读书人是否具备参加殿试的能力,堪比现今的高考;

之后的会试和殿试则是最终决定读书人命运的大考,只有经过乡试并获得“举人”头衔的人,方可于次年春天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即使会试考得不好,没有通过,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科举考试的层级(网络图片)

通过童试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称为秀才,通过乡试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会试称为贡生或者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而通过殿试之后,则有三榜,也称为三甲。一甲仅有三人,分别是:状元及第、榜眼、探花;二甲有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也有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金榜题名

一旦金榜题名,以后就是平步青云,前途无量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有5种人和他们的三代后代在古代被列入了科举黑名单。

一是妓女,二是戏子,三是捕快,四是仵作(法医),五是罪犯。妓女和戏子在古代地位低贱。

他们的孩子不能参加科举还容易理解,但是像捕快、仵作这种办案人员和他们的孩子不能参加科举就实在令人费解了。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考三场,每场考三天。那时候的考试可不像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家长陪送,还有警察叔叔维持秩序。

那时候的考场是一排排像鸽子笼一般大小的号舍,每个号舍大约只有2平方米大小,而且吃、喝、拉、撒、睡全要在里面解决。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号舍里呆上九天六夜是什么滋味?

考试的号舍(网络图片)

早先考生的座位(号舍)都是由贡院提前安排好的,能不能被安排到好的位置全凭考生自己的运气。

到了清末,考纪松散,考生便开始“抢号”。

据记载,清末时陪送考生的家属先将竹制的空考篮放至贡院大门外,等到龙门一开,便快步进入院内,将考篮置于心仪号舍的案头,占此号为己有。

一旦某条号巷的号舍人满,监门官会立即将该号巷的栅栏门用锁锁上,考生也就不能擅自出入了。

考试期间,贡院除了热水,什么也不提供,所有的食物和日用物品都需要考生自带。

因此,每个考生都要准备一个大考篮或者大考箱,以便装下笔墨纸砚以及各种日用品,如食品、衣物、餐具、灯具等等。

为此,有人还在考篮或考箱底下装上四个铁轮盘,用绳索拖着走,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行李箱。

不知道这个马桶是否要考生自备(网络图片)

为了杜绝作弊,科举考场实行最严的入场制度——由监门官对考生进行搜身。

这种搜身比机场过安检要严格得多,因为机场安检时用探测仪全身上下扫一遍就OK了,而古代考场要全身搜摸一通,鞋子也要脱下来,看看鞋底是不是夹带作弊物品。

北方的大金国觉得即使搜身考生也会有空子可钻,干脆进行更彻底的裸检。

考生要主动把衣服解开,裸露身体,让士兵检查;还要把束紧的长发放下来,看头发结内是不是藏有“蝇书”一类的作弊资料,连鼻孔、耳朵也要扒开看一看。

古代有人作弊时把范文抄在袜子上(网络图片)

后来有大臣提出,在众目之下,如同检查盗贼一样对待识文断字的考生太不文明。

所以完颜雍(金世宗)在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接受了臣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让考生“沐浴更衣”,也就是让考生脱光自己的衣服去洗澡,洗后在考官的监督下,换上官方统一准备的衣服,然后再进入考场。

除此之外,科举考试也有准考证,俗称“浮票”。浮票上记载了考生姓名、考场座次、弥封编号以及考生的身材、样貌、胎痣,是否有胡须等特征。

与我们的准考证放在课桌上不同,浮票是黏附在考卷上的。考生交卷时,必须将卷上的浮票揭下并保存,既可备作发案时对比之用,也可作为中榜后领取奖励的凭证。

浮票(网络图片)

当然啦,用文字描述的考生相貌肯定不准确,因此科考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专门替人考试的“枪手”。

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替考者,是唐朝时期的温庭筠,他才华出众,经常替别人考试,自己虽未取得任何功名,但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会试中,居然帮助了八个考生完成试卷,令人咂舌。

试卷弥封之后,考官没有办法看到考生的姓名、籍贯等等,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考生的字迹或者是约定好的暗记来给考生打人情分。

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宋真宗景德四年规定,殿试结束后,要在弥封好的试卷上印上随机编排好的考号,由专门的人员重新誊抄一份,然后再交给批卷官打分。

弥封加誊录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在阅卷过程中考官给考生打出人情分的弊端,让出身寒门的读书人和官宦子弟能够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由于科举制度坚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任用”的原则,在一千多年里,大量出身寒门的才俊之士得以获得晋身仕途、一展才华的机会。

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学问家大都是经过科举道路而崭露头角的。

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吸引了诸多远邦近邻的读书人。

唐代以后,不断有外国人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留学,有的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且不断有外国人登上中华科举金榜。

获得进士头衔后,他们有的荣归故里,有的留下做官,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来中国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多来自日本、高丽、越南等国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唐宋以后东渐西传,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都曾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

16世纪之后,中国的科举制度由来华的传教士传入西方,法、美、英等国家选拔官员也因此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启示。

嘉定孔庙中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以“科举制度沿革”“科举与儒学”“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教育”五个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变迁,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很有帮助,值得一看。

乡试殿试科举考试衣服知识网络图片

  • 1
  • 2
  • 3
  • 4

最新内容

手机

相关内容

  • 1
  • 2
  • 3

猜你喜欢